食品商务中心_食品伙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指南 » 名企动态 » 正文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6  作者:南京钻恒  浏览次数:986
核心提示: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侏,如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黄色镰孢(Fusarium culmorum)、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半裸镰孢(Fusarium sernitectum)、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等菌种。镰孢菌属种在玉米繁殖一般需要22%~25%的湿度
危害:妊娠期的动物(包括人)食用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产、死胎和畸胎。食用含赤霉病麦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发冷、头痛、神智抑郁和共济失调等。

检测方法
1.液相和气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的方法较为复杂,对仪器的要求也很高,但结果很准确。还有的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测定的范围在5-100μg/mL。但目前也探索出一套可供实验室简易测定的方法。称取10g样品,先用10mL1mol/L的盐酸酸化,然后用100mL氯仿萃取30min(可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静置后过滤。取氯仿液20mL,用1mol/L氢氧化钠50mL进行反提取两次。将提取液浓缩至20mL左右,再用氯仿液50mL萃取两次。浓缩至2mL左右使用硅胶60板,用氯仿一丙酮(2:98或4:96)作为展开剂,在紫外灯下观察亮点。如出现蓝色荧光,即含有玉米赤霉烯酮。
2.酶联免疫法:
测定原理: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尿样和组织等样本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在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化学反应的原理来进行,样本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竞争标记有辣根过氧化酶的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通过洗涤后,用TMB底物显色,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与样品的吸光度值呈反比,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玉米赤霉烯酮含量。
3.胶体金检测法:
检测原理:应用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技术,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相,通过毛细作用使样品溶液到达指定位置反应、显色来检测样品中ZON的含量。检测时,样品中的ZON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与检测线(T线)上的ZON-BSA偶联物之间的结合,导致T线颜色变化,通过T线颜色的有无来判断ZON是否超标。如果样品中ZON的含量等于或高于检测限,在规定的检测时间内,T线不显色,结果为阳性;反之,T线显色,则样品中ZON的含量低于检测限,结果为阴性。无论样品中ZON的含量高低,质控线(C线)均显色,以示检测有效。


 

小编推荐:欢迎关注“食品商务中心”,汇聚食品行业资讯、热点动态,抢先查看!

 
[ 商务指南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商务指南
点击排行
收缩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0535-2154193

咨询手机1585357321918906388237 (微信同号)

在线客服咨询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