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中心_食品伙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指南 » 技术资料 » 仪器试剂 » 正文

【理化】关于实验室误差的那些事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8  来源:食品实验室服务公众号  浏览次数:182
核心提示:在日常检测中,任何物理量的测定,都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无论设备多么精密,方法多么正确,工作多么认真,所得的检验结果中或多或少总会有误差,傻了吧!但是别急,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可用来衡量检测结果准确度,误差越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大家随我一起瞧瞧与误差相关的那些事儿吧!
     在日常检测中,任何物理量的测定,都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无论设备多么精密,方法多么正确,工作多么认真,所得的检验结果中或多或少总会有误差,傻了吧!但是别急,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可用来衡量检测结果准确度,误差越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大家随我一起瞧瞧与误差相关的那些事儿吧!
 
    实验室检测数据质量要求都有哪些?
 
    1.代表性:能够反映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被测物的存在状况。
 
    2.精密性:测试值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好, 这是保证准确度好的前提条件。
 
    3.准确性:测试值与真值符合程度要好,测试结果要准确可靠。
 
    4.可比性:许多检测常常需要在一个长的时间系列上和一个广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比较, 确定其时空的变化规律, 如果数据无可比性, 这种比较分析就毫无意义。
 
    以上四点要求中, 代表性和可比性主要体现在现场布点及采样等环节中, 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则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内, 这也是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的最终目的。追根溯源, 还是要从分析误差谈起。
 
    与误差相关的术语有什么?
 
    1.准确度: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则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2.精密度:在重复检测中,各次检测结果之间彼此的符合程度。(各次检测结果之间越接近,则说明分析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3.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测量者、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的重复性测量。
 
    4.再现性(复现性):在改变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改变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人、参考测量标准、测量地点、测量条件以及测量时间等。
 
    ※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操作考核的方法之一:样品复测即是样品再现性(复现性)的一种考核、样品复测包括对盲样(即标准样品)的检测,也可以是对检验过的样品、在有效期内的再检测。或是原检测人员或是重新再安排检测人员。通常再现性或复现性好,意味着精密度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精密度就不可能有高的的准确度,但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反之,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好。
 
    实验室你常会遇到的分析误差
 
    1、取样误差:由于总体样品的不均匀性,用样品的测量结果推断总体,必然会引入误差,此误差称为取样误差。取样误差是总误差的一部分,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取样的随机误差,由取样过程中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所引起。取样的系统误差,由于取样方案不完善、取样设备有缺陷,操作不正确等因素引起。
 
    ※ 系统误差
 
    特点: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量误差,由检测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引起的,再重复测定中会重复出现,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比较固定的。
 
    来源:
 
    a)方法误差:检测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引起。如重量法检测中,检测物有少量分解或吸附了某些杂质、滴定分析中,反应进行的不完全、等电点和滴定终点不一致等;
 
    b)仪器误差:由仪器设备精密度不够,引起的的误差。如天平(特别是电子天平,在0.1~0.9mg之间)、砝码、容量瓶等;
 
    c)试剂误差:试剂的纯度不够、蒸馏水中含的杂质,都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偏高或偏低;
 
    d)操作误差:由试验验人员操作不当、不规范所引起的的误差。如,有的检验人员对颜色观察不敏感,明明已到等电点、颜色已发生突变,可他却看不出来;或在容量分析滴定读数时,读数时间、读数方法都不正确,按个人习惯而进行的操作。
 
    2、样品处理造成的误差:样品在消解、溶解和被测组分的分离、富集过程中,可能发生溶解、分离、富集不完全或被测组分挥发、分解而产生负的系统误差;另一方面还会由于器皿、化学试剂、环境和操作者沾污被测组分而产生正的系统误差。
 
    这样做才能降低误差
 
    1、选对分析方法
 
    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切忌不管监测样品浓度高低,恒定采用某一分析方法,造成实测样品浓度的偏高或偏低。就测样品而言,要根据样品的浓度应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浓度高的样品一般应首选化学分析法(容量法或重量法),而微量或浓量样品分析,应选用仪器分析法,通过正确的选择样品的分析方法,可提高样品分析的准确度。
 
    2、别让测量仪器坏事
 
    测量仪器稳定性好,精密度高,产生的误差就小些。应选测量精度高的测量仪器,其次应在保证仪器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仪器的测量信号值,比如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采用合适的标尺扩展倍数,可使仪器读数误差降低最小限度。也应调整好测量仪器的各项工作参数,使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也可以减小仪器的测量误差。
 
    3、量器精度很重要
 
    量器的实际容量与标准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允许差,级别高的,误差小些,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必须定期和不定期检定所用的玻璃仪器。分析工作应尽量采用A 级量器,避免不同级别的量器混用。比如移液操作,用A级吸管,相应的使用A 级容量瓶,假如用B级吸管,使用A 级容量瓶,产生的误差仍较大。
 
    4、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分析的最基本操作方法。方法正确可降低误差。溶液配制的要点:①使用A级玻璃量器。②使用无分度吸管,同样容量的吸管,无分度吸管精度比刻度吸管高得多。③稀释的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大容量,吸取高浓度溶液的量不宜过小,一般应大于5mL,正常情况下,吸管的误差由人为误差和量器允差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基本为一恒定值。当吸取溶液量大时,相对误差就小些。
 
    5、环境因素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实验室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样品分析影响不可忽视,要根据要求加以控制。
 
    6、工作曲线
 
    正确制作和使用标准曲线。制作标准曲线时,浓度点多其回归精度要高些,有条件时应尽量增加浓度点的数量,必要时在样品测量值附近增加标准曲线浓度点的密度。
 
    总结
 
    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分析,从严要求,将各种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作为实验室分析人员,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各种分析误差的产生、来源和消减方法,使其得到有效地控制,才能有力地保证我们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小编推荐:欢迎关注“食品商务中心”,汇聚食品行业资讯、热点动态,抢先查看!

 
[ 商务指南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商务指南
点击排行
收缩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0535-2154193

咨询手机1585357321918906388237 (微信同号)

在线客服咨询

 
站内信(0)     新对话(0)